品读时光|习近平总书记读过的这些书,你读过吗?
百年宝兴
品读时光
品读 / 分享 / 成长 / 领悟
品质阅读,时光雕刻;总有一些文字触动心灵
———— R E A D ————
书香宝兴
———————————
R E A D
我爱读书 我爱生活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不止一次讲述过他的读书故事,也每每在演讲中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让听者叹服。
今天,就让小编从定制的习近平总书记“书柜”中借阅部分书籍和大家分享。
1
论语
推荐理由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论语》中的部分篇章词句相信大家都能诵读几句,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具有一定眼界和阅历的当下再度诵读,定能有别样的体会。
2
三言
推荐理由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和“二拍”合称“三言二拍”。“三言”是明代中后期通俗小说创作的杰出代表。“三言”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与修订,也有作者的创作。
“三言”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3
呐喊
推荐理由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以传神的笔触和“画眼睛”、“写灵魂”的艺术技巧,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
4
资本论
推荐理由
《资本论》是德国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这一卷讲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5
老人与海
推荐理由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习总书记曾说“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6
套中人
推荐理由
《装在套子里的人》,又名《套中人》,是俄国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为,却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别里科夫成为了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结 语
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读书,是承继文化的重要方式。十九大一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中国梦”,让我们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理论联系实际,从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32人已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