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百姓“身后事”减负,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地。自2013年1月1日起,市区对遗体接运、遗体冷藏存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共4项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实施免费。
记者昨日从金华市殡仪馆获悉,自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市殡仪馆共火化遗体29147具,惠民减免26410人次,减免遗体接运费、遗体冷藏存放费、遗体火化费、骨灰寄存费总金额达1614.479万元。
让殡葬惠民政策引导绿色殡葬理念
根据《关于印发金华市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办法的通知》,金华市区自2013年1月1日起实行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政策。其中,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包括遗体接运费、殡仪馆内遗体冷藏存放费、遗体火化费、殡仪馆骨灰寄存费。这些基本服务项目免除之后,对办理丧事的市民来说,无疑是利好,殡葬费用大幅减少。
据市殡仪馆负责人介绍,对重点救助对象,市殡仪馆在免除殡葬基本服务项目费用的基础上,还赠送价值300元的骨灰盒一个,这些市民在馆办理丧事已实现零费用。金华市区重点救助对象包括:持有有效期内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救助证的城乡低保、困难家庭成员;持有效期内重度残疾人救助证的残疾人;持浙江省抚恤优待证的重点优抚对象;经组织部门认定的“三老”人员(老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经公安部门确认的无名、无主遗体。
除此之外,近3年来,为减轻市民负担,市殡仪馆在遗体收敛时,免费为逝者提供防腐尸袋,共计惠民57.6万元。同时,结合金华丧葬习俗,方便群众办事理念,免费配送装骨灰的红袋、包裹骨灰盒的红布,共计惠民达23.4万元。
很多年来,民间殡葬铺张浪费现象严重。过去的祭祀观念,谁家的花圈越多、排场越大,就越有面子,体现在花圈上,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精致,花圈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实际上,这些花圈都是一次性的,遗体告别仪式一结束,遗体火化后,大量的花圈便被随意丢弃。市殡仪馆虽然配备了花圈粉碎机,但即便是经过粉碎处理,也不环保。花圈越多,资源浪费就越多。
为此,市殡仪馆主要通过降低市民的殡葬费用来鼓励和提倡“厚养薄葬”、节俭办丧事,推动绿色殡葬的理念。前两年,市殡仪馆主动放弃花圈销售的利益,加大花圈租用惠民服务,在各个礼厅内布置新采购的绢花花圈。租一个花圈仅需要15元,而且还有免费代写挽联的服务,逝者家属只需要提供一份送花圈者名单即可。由于是绢布材质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重复使用,维护方便,也比较轻便,可根据不同风格需求,灵活布置。
市殡仪馆负责人表示,这样使用花圈,不仅能取得传统花圈的哀悼效果,还使得礼厅布置美观大方,环境更加温馨。使资源得到循环使用,达到减轻群众办理丧事的经济压力和环卫工人处理废弃花圈的工作负担,真正做到使群众省心、省力、省钱,更能节约资源,绿色环保。
从2015年开始,市殡仪馆进一步深化惠民政策,丰富骨灰盒的产品种类。通过对骨灰盒公开招标采购,从源头上降低成本,择选质优价廉的产品,使骨灰盒的售价继续下调。目前,市殡仪馆提供的骨灰盒共有48个品种可供挑选,而售价最低的一种成本近百元,售价仅80元。
市殡仪馆还免费为每位前来悼念逝者的市民发放一枝菊花,以鲜花来寄托哀思,以此来取代过去的香火、蜡烛、纸钱。用鲜花告别逝者既文明又环保,这一推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市民重视和接受。
适应现代的治丧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的治丧要求,金华市殡仪馆从不同的人群和阶层进行考虑,设置相应的治丧场地,比如有临时存放的归真厅、归源厅等,有简单告别的长安厅、有鲜花(绢花)布置的孝慈厅,还有适合大型追掉会的松鹤厅和贤德厅。
这些硬件设施的改善,不但提升了治丧的整体品质,而且更加人性化。与此同时,市殡仪馆还会从逝者的生前喜好、宗教信仰、职业特征以及子女要求等各方面满足治丧的要求。
为了配合绿色理念,市殡仪馆的停车场规范、环境优化和美化同步进行,还引进花圈粉碎机,禁止了焚烧花圈遗物的陈旧观念,真正实现无污染操作。
每位逝者运送到殡仪馆时,工作人员会回馈每位家属一张“温馨提醒卡”,包括逝者存放的信息、办理火化时所需提供的材料、殡仪馆24小时咨询服务电话以及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及承诺。市殡仪馆在遗体冷藏存放处及业务大厅办事处,公示该馆遗体火化办事流程,便于家属办理相关事宜。

15人已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