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死学 > 文章详情

新闻资讯杨锦麟莅临言几又:向死而生,这是人生的取态!

原创文章 齐鲁晚报 2017-09-21 8227人阅读

日前,著名时事评论员、知名媒体人杨锦麟先生莅临成都言几又,奉献了《不知天高地厚—活着就看得见》的主题演讲,并与现场观众积极互动,共同探讨“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


杨锦麟先生演讲开场便指出:“不知天高地厚,其实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态度。而活着就看得见,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当下的认知。”

随后,杨先生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一段视频,是他在北极和南极冰泳的实况。他说到:“这是我一生中最有趣的两次体验,南极与北极,相隔大概不超过3个月。这不是作秀,这是我的创业最艰难的时候,我对自己的一次试炼,你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60岁我辞去了所有的职务,离开了原来的电视台,去参与一个电视台的重组,初具规模以后,我告别了。60岁,从零开始再创业。这种创业的艰难,创业的艰辛,精神各方面的熬煎、打击、压力……创业就是九死一生的过程。”杨锦麟先生谈到了他的艰难创业体会,并与大家分享感触:“没有准备好的朋友,大家不要轻易说我要创业,一旦创业就不要想走回头路,这个一开你就停不住,要走到你成功或者失败的那一天,这就是我现在正在做的事。”



“其实,人有两种对待生命的态度。一种就是向死而生,一种叫向生而死。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两个系统,死亡不过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其实在不同的哲学范畴里面,对不同的生和死,解读都是趋同的,几乎是一致的。”



谈到中国人的精神,杨锦麟先生引用辜鸿铭的表述:要评价一种文明,我们必须要问的问题是,他能造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事实上,一种文明所造就的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正好显示出该文明的本质和个性,也将表明该文明的灵魂。

他指出,中国人的精神既然是心灵与理智完美协和的产物,那么我认为这样的中国人,就必须要有谦卑以待,深刻反省,宽恕和包容的基本精神。是否具备这些基本的精神,才是检验“有着成年人的理智而又童心未泯”的最佳的切入途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我们所拥有的文明的本质与个性,以及这个文明的灵魂。



“无论你是谁,今天的地位如何,一辈子的地位如何,你一定要有堂堂正正活着的这样一种态度。要有向死而生的态度,才能走到你要去的目的地。只要你不气馁,只要你不抗拒,你就有机会。”杨先生同时谈到建立目标的重要性,“为了要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我不建议轻易地选择或面对死亡。我们有很多机会选择放弃,选择颓废,选择对自己生命的无从把握,你要好好的活下去,活出品质,因为活着你就看得见。活着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个体命运的意义,而是一个团队和平台的命运和意义。因为你活着,你就可以看到明天。”



现场观众互动提问时谈到:“生命是个过程,需要拼搏,但是成都人的生活是非常悠闲的,您对成都人有什么忠告没有?”杨锦麟先生随即回复到:“坦白讲我是很羡慕成都人的悠闲,四川人是天下的盐,四川人生命的态度是中国人最传统的生命态度,乐天,有道家风范。”



活动尾声,杨锦麟先生将带来的新书《不知天高地厚》赠送给言几又,言几又则回赠精美礼品。一直以来,言几又都在探索着介乎家与写字楼之间的第三种可能,致力于打造一个涵盖书店、咖啡厅、艺术画廊、文创生活馆、创意孵化地的复合式文化美学空间。


点赞
20人已点赞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