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文章详情

新闻资讯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虽然隔了大半个地球丧葬之礼却如此相近?

原创文章 一空网 2017-08-29 9217人阅读

公元前3世纪,强大的古罗马帝国在西方崛起,就在此时,地处东方的汉王朝同样傲视群雄。那么,这两个文化地域迥然不同的帝国,是如何表达对已故亲人敬畏与景仰的呢?

在古罗马,贵族们常用昂贵的大理石雕刻出各式各样的神像,如放在花园中的潘神雕像、萨堤尔神像,放在神殿中的多利凯娜神、赫拉克勒斯雕像等等;可以说,神像无处不在。

赫拉克勒斯雕像

正是由于日益流传的神话与宗教神圣的象征意义,在古罗马时期,人们也将神的形象融入在了丧葬文化中。

骨灰匣雕刻在墓碑之上常常出现神的身影,蛇发魔女美杜莎守护着死者不受侵扰,象征黑夜的塞勒涅,象征白天的赫利俄斯,代表着生活周而复始。

代表贞洁的女神浦狄喀提亚雕像常放置在女性死者身边,象征死者生前的谦逊与自重,她端庄得体的外表,是古罗马女性的美德,表示死者生前美德不朽。

而在同一时期,位于中国陕西咸阳的一座汉墓外,守护死者的不是女神,而是两只威猛的石刻猛兽。

神兽 辟邪

两只石刻怪兽一只的名为“天禄”,另一只名为“避邪”。它们神态生动威猛,线条流畅优美,与古罗马的女神雕像相比,少了那份端庄闲静,表现出的则是强有力的威慑之感。那么,在中国秦汉时期,将威猛的天禄和避邪放在墓葬之外,又代表着什么呢?

原来,在中国秦汉时期,天禄和避邪生动威猛的造型,成为力量的象征,它们长年守护着墓主人免受侵扰,让死者享受着入土为安的宁静。不过,在中国古代作为守护死者的也不光是神兽,也有人物。

2001年,从五代官员王处直墓室被盗走的两尊彩绘浮雕武士,从美国回到了中国。他们身材高大魁梧,身着戎装,顶盔披甲,怒目圆睁,这两尊浮雕武士的形象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门神,守护墓主不受侵扰。

西方是仪态端庄的女神雕像,东方则是凶猛威严的神兽和神像,墓葬雕像虽形象迥异,但它们却共同代表着人们对死者的那份敬畏和尊敬。与中国秦汉时期一样,在古罗马,人们死后普遍采用土葬和火葬两种入葬方式。

随着基督教在古罗马的广泛传播,古罗马贵族去世后普遍采用土葬的形式安葬。在古罗马时期,大理石是十分昂贵的石材,富人们死后将大理石精雕细琢,制作成精美的大理石棺。

与古罗马帝国一样,在中国汉王朝,人们死后也是采用土葬的安葬形式,特别是王公贵族去世之后,随之入葬的还有大量的陪葬品,包括生活日用品和贵重礼器。

这些丰富的陪葬品除了显示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外,还有一个目的,这就是在秦汉时期,人们有一种“视死如生”的观念,认为人去世了以后,应该继续享受生前的富有和精神生活。

东汉时期的车马出行图石棺,就形象地描绘出了墓主人生前的出行排场:浩浩荡荡出行队伍一字排开,前面三位引导者,其后紧随一匹马驾双辕车,车上马夫执扇驱策,车端坐一位官员,车后三人骑马紧随其后,真实地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的仕途经历。

两千多年以前,地处东西方的两大文明古国它们的统治者和贵族们,都采取了奢华的丧葬形式,来显示他们生前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那时的他们没有先进的技术却依然是竭尽所能给予死者最好的礼葬。或许方式形态略有不同,但都是带着对死者的敬畏之情,希望他们不受侵扰,早登极乐。


点赞
1人已点赞

更多精彩文章